2018年是環保政策落實年
。具體如何體現
,未來環保的方向在哪
?
其一
,目前我國環保體系得到了極大的完善
,法律法規、政策和標準等日漸完備
,這讓環保在今後的發展中有章可循、有法可依
。與過去政策出臺的密集度相呼應
,2018年將迎來大面積、全方位的政策執行、落實
。
其二
,2017年我國實現了環保督查全覆蓋
,對全國的環境狀況完成了一次“體檢”
,同時關停、整頓了一大批污染企業
。一方面
,督查過程中反饋的問題整改是否到位亟待“回頭看”
,另一方面
,過程中總結的經驗需要儘快運營到新一輪督查中
。
其三
,儘管目前環境治理各方面成效顯著
,但環境污染治理能力和治理基礎仍舊很薄弱
。一方面地方黨政機關和相關部門的思想認識不夠、行動不實、能力不強
,另一方面公衆的自覺參與和行動意識不夠
。以“十三五”規劃的目標來看
,依舊任重而道遠
。2018年圍繞各項指標的實現又是一場硬仗
,環保的力度將有增無減
。
針對上述現狀 ,未來環保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:
1.終身追責常態化
在第一輪督查中發現 ,環境檢測中經常存在責任不清 ,出事無人負責的情況 ;從檢測機構到政府負責人 ,未來均要明確誰出問題誰負責 ,終身追責制度也將成爲常態化 。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:“不能把一個地方環境搞得一塌糊塗 ,然後拍拍屁股走人 ,官還照當 ,不負任何責任 。”
2. 環保產業高精化
在新的經濟發展要求下
,市場對環保技術和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
。這就要求環保產業有過去的低端供應向精準高效化過渡
。
未來我國將大力促進環保裝備的創新制造
,加大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和成果轉化力度
,加快環保產業轉型升級
,落實綠色金融等財政扶持制度
,鼓勵環保產業“走出去”
,加強環保裝備製造與全球製造業的對接合作
。這就意味着不論是環保製造業還是環境檢測行業
,都要把精準度作爲首要目標
,不能爲了追求市場而降低服務的質量
,設備精度不高
,檢測數據造假都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
。
3. 整改領域細分化
實施環保督查以前
,對環境問題的治理措施上
,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存在“做樣子”的現象
。有的污染企業通過“精包裝”變身爲高科技企業、互聯網公司、節能科技企業等來逃避污染問題
。這類問題的根本在於過去只看形式的考覈機制
,在新的經濟發展要求和環保政策下
,“走形式”將變爲“看效果”
。在此背景下
,整改措施必將錘錘落實
。
在環保體系不夠完善時
,有些領域因爲難以顧及而成了漏網之魚
。在新形勢下
,環保攻堅行動將越來越針對具體細分領域
。專項治理將是解決環境問題的趨勢
,相應的將會有專項督查保駕護航
,目前許多地區已經開始實施
。隨着各項措施的推進
,針對各細分領域的措施必將產生刀刀見血的效果
。當然
,這同時將推動環保產業各細分領域的發展
。
技術解決方案
您當前的位置:
環保政策落實年的重要方向